赴澳大利亚投资与承包工程的风险分析

发布日期:2021-11-11 08:45:01来源:中国投资参考作者:朱中华
总的来看,澳大利亚外资政策重大调整收紧了对国外投资的审查尺度,对中资企业赴澳大利亚投资将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对涉及的敏感行业的投资将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转载自中国投资参考,“走出去”导航网已获其授权转载发布。]

2019年中国企业对澳大利亚直接投资存量为403.9亿美元,在澳大利亚新签合同额54.1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9.16亿美元

●国家利益审查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风险

●外国人持有土地和房产限制的风险

●承包工程的风险

●环保违规的风险

●劳务用工的风险

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大陆面积769万平方公里,为全球国土面积第6大国。截止2021年3月,共有人口2577万余人。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多种矿产和羊毛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被称作“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英联邦成员国,也是联合国、20国集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CPTPP、RCEP等国际组织的成员。自1972年12月21日中国同澳大利亚建交以来,双边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2014年11月,两国将中澳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5年6月17日,中澳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中澳互为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地,澳大利亚也是中国企业承包工程的重要市场。2019年中国企业对澳大利亚直接投资存量为403.9亿美元,在澳大利亚新签合同额54.1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9.16亿美元。澳大利亚总体上营商环境良好,但是也存在相应的风险。现在我们对赴澳大利亚投资与承包工程的风险进行简要分析,供大家参考。

国家利益审查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风险

澳大利亚政治和社会环境稳定,法律体系健全,金融体系规范,对外资总体上持欢迎态度,营商环境良好。但是需要注意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审查制度和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对外资企业带来的风险。

国家利益审查风险。澳大利亚对外国投资实行国家利益审查制度。《1975 年外国收购与接管法(FATA)》为审查制度提供了法律框架。根据该法律规定,对外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投资采取逐案处理的方式。澳大利亚国库部下属的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具体负责外商投资的审批事务。国库部长依据外资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建议分别作出决定:无反对意见,允许申请继续进行;提出需要满足的附加条件;或禁止申请通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自2020年3月29日开始,澳政府实施新的外资审查政策,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响。根据新的政策,所有根据《1975年外国收购与接管法》提出的外资收购建议,不论其金额和外国投资者性质,均需要获得澳政府审批。该政策为临时政策,但没有明确终止时间,投资者需及时关注FIRB网站最新政策变化。

国家安全审查风险。2020年6月5日,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将修订《1975年外国收购与接管法》,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取代疫情期间外资审查临时政策。2020年7月31日,澳大利亚国库部网站刊登《2020外资改革(保护澳大利亚国家安全)法案》征求意见稿(简称“法案”)。该法案是对澳大利亚《1975年外资收购与接管法》和《2015年外资收购与接管条例》的重大修订,修改的核心是创设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根据该法案, “须申报的国家安全行为”包括获得国家安全用地的利益,以及在国家安全业务中获得直接利益或新设一项国家安全业务。这两种行为不论规模大小和价值高低,均须报请国库部长批准。根据法案的规定,国家安全审查与现行国家利益审查并行。为避免审查重叠,在对某行为进行国家利益审查的情况下,不另行开展国家安全审查。根据国家安全审查制度,需要审批的外国投资在进行任何交易前,应事先提交申请,或在购买合同中应注明以外资审查批准为前提条件。交易只有得到政府审批结果后才能进行。政府鼓励有重大投资意向的投资者在提交申请前与外资审查委员会接触,使其及时对其投资意向予以考虑。

总的来看,澳大利亚外资政策重大调整收紧了对国外投资的审查尺度,对中资企业赴澳大利亚投资将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对涉及的敏感行业的投资将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澳大利亚政府根据国家利益审查外国投资申请时,倾向于保持灵活态度,而不是拘泥于简单、硬性的规定,这样也使该审查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我们建议,计划投资澳大利亚的中国企业应当提前聘请专业律师进行法律尽职调查,并进行实地调查,以了解准确详细的法律规定和信息。可以事先向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澳贸委/Austrade)了解相关投资和审批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特别注意澳在敏感领域和行业的产业政策;澳贸委是澳大利亚官方贸易及投资促进机构,在中国设有分支机构,负责帮助中国企业寻找澳大利亚市场机遇,促进双向贸易投资。

外国人持有土地和房产限制的风险

澳大利亚对外资持有土地限制的风险。按照澳大利亚土地法,当地的土地分为国有土地(王室土地)和私有土地两类,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通过拍卖形式购买政府土地或私人土地;也可以通过租赁取得土地使用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购买土地必须是自有资金或者合伙资金,不能贷款;同时,根据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规定,自2020年起中国投资者投资住宅用地、空闲商业用地、采矿及生产用地、农业、林业用地均需要通过澳大利亚政府审批。2018年2月,澳大利亚国库部宣布进一步收紧外资收购农地政策,优先考虑澳籍收购者,设立了澳籍农业用地收购者优先制度;自2015年7月1 日起建立了农用地外资所有权登记制度。

澳大利亚对外资投资房地产业限制的风险。澳大利亚政府制定了对外资购买房地产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禁止类的投资、外国投资人可能购买的房地产类型,以及是否需要经过政府审批。如在澳大利亚购买房地产,应在购买契约上注明以外资审查批准为前提,除非已得到政府的批准或根据自由贸易协定享有豁免,违者将被处以重罚。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建议,计划投资土地和房产的中国企业和个人应当仔细了解当地的土地和房产管理制度,最好聘请当地熟悉土地和房产法律的专业律师,进行土地法律和土地情况的尽职调查,避免违规和陷阱;要坚持合规投资和经营,不要采取不符合当地法律要求的方式投资购买或租赁土地,以免违法当地法律而受到相应的处罚。

承包工程的风险

澳大利亚广袤的国土和亟需改进的基础设施建设,给外国承包商和投资人提供了大量的工程承包机会。2016年2月17日,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局(Infrastructure Australia)公布了未来15年澳大利亚第一个长期性的全国基础设施规划即《澳大利亚基础设施规划》。该项规划向澳大利亚各级政府提出了多项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建议,并允许外国投资者参与当地基础设施投资,以改善澳大利亚的基础设施。现在澳大利亚对于基础设施项目广泛采用PPP模式。2008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颁布《国家公私合作制政策和指南》,在全澳推广PPP投资模式。上述情况为外国投资者和承包商提供了投资和承建基础设施项目的大量机会,但是,也需要注意相应的风险。

市场准入和外资审查的风险。在澳大利亚承接工程项目应当依法办理建筑执照。澳大利亚建筑市场是规范的市场,取得建筑执照的承包商才可以参与工程投标,拥有执业资格的建筑业从业人员也可以申请成为独立承包商进行工程承包工作。同时,外国企业投资和承包基础设施项目,如果达到门槛,还要经过国家利益或国家安全审查。

外国施工队伍进入澳大利亚建筑市场的风险。受澳大利亚劳务政策限制,外籍劳务人员进入澳大利亚比较困难,使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承包工程项目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公司未列入供应商名册的风险。在政府工程方面,澳大利亚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严格的公开招标管理制度,在选择承包商时,主要看重业绩、信用和价格,而大型项目则往往由少数主要的总承包商操作,因为这些公司都具有较稳定的历史记录,声望好,能确保在预算内按进度保质完成大型工程。中国在澳工程公司也可申请将名称列入多用途供应商名册(Multi-Use List/MUL)。名册上的企业是经过事先评定符合投标资格的产品或服务供应商,在很多政府招投标项目中都能被使用到。列入名册将增加企业在当地的信用,增加中标机会。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建议,我国工程企业在当地开展业务,承接工程项目,应首先依法取得建筑许可;投资和承接需要进行国家利益或国家安全审查的项目,应事先与澳大利亚主管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充分了解投资政策和澳方对投资项目的态度,以避免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遭遇政策性障碍;应尽量采取本地化运营方式,使用当地分包与雇用当地工人的方式进行施工;中国企业应争取列入多用途供应商名册。同时,如果在澳项目投资采用PPP方式,应当特别注意该模式存在的重大风险,合理分配合同风险。

环保违规的风险

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公众也有强烈而自觉的环保意识。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出台环保法律的国家之一,迄今已公布了50多部相关法律法规和20多部行政法规,此外还有众多的地方环保法规,目前澳大利亚已建立了十分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1999)》是澳大利亚政府最核心的环保法律。不论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机构,只要违反了环保法律法规,都要受到包括高额罚金的严厉惩罚,甚至刑事处罚。

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或承包工程时,首先要树立环保意识。澳大利亚环境标准较高,并且非常细致,中国企业应了解澳大利亚环境保护政策,树立环保意识,按照当地的环保标准开展项目投资、建设和经营。其次,要注意投资和建设的环保管理。在投资开发项目之前,应依法向所在州环境保护部门递交环保评估申请,在环境保护评估批准通过后再投资建设。企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重视环保标准,注意采用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加强项目环保管理,严格控制粉尘、噪音、水污染与病菌对环境和对当地居民生活的破坏。同时,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关心环保公益,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劳务用工的风险

澳大利亚人口规模小,熟练技术工人、体力劳动者短缺,但是,为了保障本国人员就业和劳动力的质量,澳大利亚实行了严格限制外来劳务人员的制度。一般情况下,作为工程承包企业,可以申请引进少量的当地无法招聘到的技术工人,但是普通劳务很难得到工作签证。根据澳大利亚移民管理部门规定,如果公司在澳大利亚国内劳工市场无法招聘到所需的劳动力,或者无法通过自己的培训计划获得所需劳动力,而不得不从海外雇佣劳工到澳大利亚工作时,该公司才可以为外籍劳工申请临时商务签证。即使对于符合办理签证条件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申请工作签证也一直存在困难。政府关于签证审批要求不断提高,审批时间没有明确规定,经常拖至数月甚至半年以上,符合条件拒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给中国企业开展投资和工程经营活动带来诸多风险。

中国企业应注意用工成本风险。近年来,澳大利亚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调,建筑工人特别是技术工人的的待遇较高,因此,投资人在招聘员工,或者承包商雇佣工人时,必须充分考虑用工成本的风险。

中国企业还应当注意工会风险。澳大利亚是工会力量较强势的国家,澳大利亚设有澳大利亚全国总工会和产业工会。澳大利亚工会是独立的社会团体,受国家法律保护。在协调和解决劳资关系等问题上,工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与政府协商和借助两院的作用,影响政府有关法规政策的制定,与雇主实行集体协商谈判制度,签订集体协议保护雇员利益。工会有组织工人罢工的权利。劳资冲突对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正常运营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建议,中国企业在需要使用中国技术工人时,应当提前了解当地的劳务用工政策,做好用工计划,按照当地法律规定申请工作签证。可以根据中澳《投资便利化安排谅解备忘录》规定,申请当地政府为从事食品和农业企业、资源和能源、交通、电信、供电和发电、环境、旅游等领域大型投资和工程项目的人员赴澳提供签证便利。鉴于澳大利亚限制外籍劳务就业,因此中国企业可以采取技术劳务输出方式开展劳务合作。中国投资者在投资前,应充分估计从中国引入劳工的难度,以及使用澳大利亚劳工的成本。中国企业还要充分了解澳大利亚工会组织的相关法律,与工会组织积极沟通,加强企业劳工管理,保障社会福利,减少劳资纠纷,防止突发的劳工事件。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